不同耐火浇注料的施工方法和养护方法也不同,但危险特性和基础均相似。
一,混凝土用量
混凝土是耐火浇注料的关键成分,也是决定抗压强度的关键原料。它还会损害其他属性。混凝土的类型和用量不相同,对特性的危害也不同。耐火材料和粒状材料均为铝土矿水泥熟料,石材与粒状材料及混凝土的比例为75:40,水流量为12%。减少混凝土用量后,应适当增加耐火颗粒,使混凝土与颗粒的结合量能充分包裹耐火颗粒,使耐火浇注料获得更大的压实度。混凝土的常用用量为12%〜16%。
二,水量
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耐火浇注料的构型是不同的,有了这种混凝土,也可以配置成各种耐火浇注料。当耐火浇注砂浆的配合比与加工工艺标准相同时,耗水量对耐火浇注性能的破坏规律是一致的。在配置耐火浇注料时,用水量(或混凝土的水灰比)至关重要。因此,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凝聚力,应尽可能避免混合物的水消耗。在不添加添加剂的前提下,耐火浇注料的适宜耗水量为12%〜12%。
三,耐火粒料
耐火浇注料通常与合适的耐火颗粒混合,其作用是:(1)减少混凝土的使用,可以控制成本,提高施工温度; (2)耐火颗粒可以起到收缩作用,并且在高温下可以参与耐热矿物的反射,提高耐火性能; (3)添加耐火复合超细粉可以减少水的消耗,在高温下产生耐热矿物或改善煅烧,因此可以改善浇铸料的特性。耐火粒料的类型,大小和用量是有害可浇铸性能的关键因素。
四,耐火石
耐火石是耐火浇注料的四个关键类别,其类型,等级,较大的粒度和粒度分布是危害特性的关键要素。另外,耐火等级,残余水含量和煅烧质量等也危害了其特性。因此,应根据铝酸盐水泥的种类选择具有优异的煅烧和高纯度的耐火浇注料,并可以制备具有性能的耐火浇注料。